close

編輯/賴郁臻            

文/陳盈如

圖/卓于庭

 

一輩人口中的「過溪仔」也就是現在的小檜溪,以供奉保安廣澤尊王的鎮撫宮為當地人主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和聚會場所。從現今鎮撫宮周圍的高樓林立和現代建築的進駐,已經很難想像在幾十年前,當小檜溪尚未被填平前居民的生活情景。而更鮮為人知的是,「過溪仔」曾經是桃園名噪一時的「斗笠」庄,當時在「過溪仔」更流傳著一句話:「不會做斗笠的女生是嫁不出去的。」而今小檜溪雖然幾乎沒有人在做斗笠,也幾乎沒有年輕人知道如何編織斗笠,但是從做了幾十年斗笠的周簡阿嬤,和黃林葉阿嬤的口中,我們將回到那個日治時期的「過溪仔」,看看當時的「過溪仔」女性如何用編織斗笠的雙手,撐起一個家。

貧困年代手工斗笠貼補家計

本次受訪的周簡玉英阿嬤和黃林葉阿嬤雖已年至耄耋之年,但身體仍十分硬朗。談起少年時周簡玉英阿嬤的思緒彷若回到了那個日治時代。周簡阿嬤說那個年代很苦,有錢人家的少奶奶生了孩子若奶水不足可以聘請鄰近的有奶水的婦女擔任奶媽。而窮苦人家的孩子,若碰巧遇上了母親的奶水不豐,只能將「糕仔」(蒸的糕點)蘸水弄濕了以糊狀物替代奶水餵養孩子。而當時的「過溪仔」婦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斗笠來貼補家計。在那個連電燈都沒有的年代,天黑之後也只能點起煤油燈,就著微弱的燈光一邊哄著孩子入水一邊繼續做斗笠。

耳濡目染的斗笠技藝

問起周簡玉英阿嬤是怎麼學會做斗笠的?阿嬤很有自信地說:「哪裡還需要人教?看我媽媽做就會做了!」這似乎是那個年代的寫照,每天三點從公學校放學後,家裡的「查某囝仔」就會幫著媽媽做斗笠。黃林葉阿嬤也回想起當時幫母親做斗笠的情形,首先要先幫忙「起笠頭」,意指先完成斗笠頂部的作業,起好的「笠頭」要將其放入專門製作斗笠的模型當中,使其定型,再來也就是斗笠最重要的部分做「笠翅仔」。有別於越南式的斗笠是寬大而竹片呈直線一直延伸到笠沿。閩南人大部分戴的斗笠俗稱 「大頂仔」,在斗笠快到笠沿之處有個要彎進來的地方,是需要將竹片給折進去的,這也是較為費工的部分。


製做斗笠有三寶:箭門、笠模、柴刀不可少


為了節省製做斗笠的成本,阿嬤們還會跑到龜山去以柴刀砍竹,然後將一簍簍沉重的竹子背回家,再剖竹子和「剖篾阿」。「剖篾阿」就是為了將竹片剖細,會用「箭門」也就是類似刀片的器具,將竹片一拉就能將竹子片成厚薄一致的竹片,以便於製做斗笠。在「起笠頭」後將起好頭的斗笠放置「笠模」當中。就這樣靠著簡單的斗笠三寶和阿嬤們精湛的技術,那時候可是靠這項手藝,改善了很多人的家計。

做斗笠是女人限定男人止步!?

那個以農業為本的年代,務農是多數人主要的經濟來源,所以家庭中的分工多半是男人出門耕作、女生就在家裡負責煮飯、帶孩子然後利用空檔時間再兼職做斗笠賺錢。通常都是農忙時節,男人會在家中的埕仔曬稻穀,而婦女則是在屋簷底下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做斗笠。而斗笠幾乎被視為「女性限定」的工作,很少有男性會加入製作斗笠的行業,除了阿嬤們記憶中曾經有個稍微偏女性化的男性,才會跟著女人們一起作斗笠,她們都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做「查某囝仔叔」。從這點也能看出性別的認同和社會的分工在那個年代,也存在著某種刻板印象。

斗笠好手藝,軍警都滿意

阿嬤們說當時會有人專門到「過溪仔」發包製作斗笠的業務,而阿嬤們最喜歡好幾個鄰居一起相約到鎮撫宮前或是家裡比較大的人家裡一起作斗笠,邊「抬槓」邊做比較不會無聊。而當時做的斗笠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閩南人偏好俗稱「大頂仔」的斗笠、第二種是笠頭偏尖型的斗笠,主要都是銷往新竹一帶的客家庄、最後就是阿嬤們最喜歡做的俗稱「小頂仔」,專為軍警製做的斗笠。替軍警製做的斗笠價格都比較好,所以黃林葉阿嬤說:「做小頂仔的我一天都可以做七十幾頂」。

斗笠中有黃金屋,給兒賺得「樓仔厝」

回想起做斗笠的時光,周簡玉英阿嬤說其實她只有年輕的時候幫著媽媽做斗笠,直到嫁人後就到藥廠去當替膠囊封口的女工了,算時當時第一批出門工作的新時代女性。而高齡90歲的黃林葉阿嬤則是一做斗笠就做了近七十年的時間,直到80歲那年斗笠產業漸漸接不到訂單了,才從這項傳統手藝中「退休」。不過黃林葉阿嬤還是很感謝自己有做斗笠的這項技能,阿嬤還笑說:「我靠做斗笠給三個兒子一人蓋一間房子」,可見做斗笠對於「過溪仔」的女人來說也許是很多「媳婦」們對於生活辛勞的記憶,但在辛苦背後的收穫,卻是一家人的溫飽和為兒孫賺得「娶某本」(討老婆的本錢)的甜蜜收穫。
 

計畫名稱:PINK-CREATION:她的創意與創業在桃園
指導單位:文化部、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承辦單位:賴郁臻
協辦單位:桃園市桃園區小檜溪社區發展協會、桃滔藝文工作室、粗手工、丹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otalk 的頭像
    taotalk

    桃滔講堂

    tao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