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

景福宮

文/宋正馨

圖/吳育德

大廟之大

 

 

桃園景福宮座落在中正路、中山路及博愛路所圍成的圓環市中心,俗稱大廟。大廟香火鼎盛,不僅是跨村落的宗教信仰中心,更是鑲嵌在桃園人生活軌跡中的重要節點,與中心商圈發展相輔相成。這是臺灣的寺廟與漢人社會發展常見的軌跡,形成的不僅是祭祀圈,更是凝聚地方社會力量與認同的重要象徵,因此探究景福宮的歷史沿革,便可窺見桃園區發展的縮影。

 

景福宮的歷史

 

在臺灣的開墾歷史裡,部分漳州移民渡過黑水溝冒險來台,在桃園胼手胝足、拓荒墾,慢慢的建立了聚落,景福宮作為這些拓墾移民的精神寄託,建立而起。

 

在西元1726年,漳州人進入古早的桃園區開墾時稱之為虎茅莊,意思是「茅草如老虎般傷人」, 可知當時桃園區仍待開發,更有傳說當時傳染病流行,百姓無所依託,景福宮便在地方頭人的倡 議之下,於開墾不久後的1745年建廟,並於1813年重建 ,發展成有前、中、後三殿的規模,正式命名為「景福宮」。

 

日治時期,景福宮曾被日人徵用為國語傳習所桃園分教場,後廟方捐出20餘甲田地建立今桃園國 小,景福宮並因應市街擴展而向後遷移,將中後殿結合為一,並受皇民化政策的影響暫停所有建 醮儀式。後隨國民政府遷臺,景福宮變成國民黨軍隊暫駐地,部分廟埕也被民眾設攤占用,直至 1961年,地方仕紳倡議整建,增建鐘鼓樓,宗教活動才又活絡了起來。因寺廟歷史悠久,廟內多清朝古物,1985年被國家正式列為古蹟。

 

 

大廟與地方發展

 

桃園具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臨南崁溪,且是新竹與台北的中地,逐漸發展出商業行為。根據《桃園廳志》記載,十九世紀初,桃園區發生漳泉械鬥,漳州人合力興建土牆作為防禦,桃園城便出現,並設立「三快外館」管理附近另外十四街庄,並運用築牆剩下的資金興築景福宮,景福宮就位於桃園城的中心點,發展為十五街庄的地方公廟,跨區域整合地方事宜。

 

這項「築城」的行動顯示桃園區的重要性,也見證地方菁英的富庶與勢力,並加強附近村落與其相互依存的關係,桃園區從不毛之地開始長出複雜的地方樣貌,進而成為中心城市,承載商業、 交通、信仰等功能。

 

在大廟的發展歷程裡,不同時段皆可見地方菁英透過支持、參與、修繕廟宇的現象,藉此展現菁 英們在地方的地位與聲望,寺廟的發展與地方的政治角力無法脫勾。景福宮多次的修繕除了反映 廟宇本身的發展沿革,也顯現政治的權力運作。

 

景福宮作為十五街庄香火鼎盛的地方信仰中心,每逢各項慶典、祭祀或建醮活動時,信眾紛紛捐 獻香油錢,讓廟宇持續運作,而廟宇也持續發揮其社會功能,從1981年開始,景福宮在每年一月 左右都會進行冬令補助活動,補助的對象包含桃園區公所、八德區公所、以及蘆竹區公所等。

 

結語

 

隨著時間推移,寺廟與地域社會的關係逐漸改變,漳泉械鬥早已成為歷史上的痕跡,社會分工日趨專業,交通、科技、人文思潮也都有了不同的面貌,桃園區的核心商圈逐漸轉自火車站,景福宮已不再是地方社會的交通、商業、教育、休閒娛樂的核心區域。

 

雖然景福宮影響力已不如從前,但仍是重要的信仰中心,扮演替民眾排憂解慮、消災解厄的角色,每逢「作醮」的時候,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且景福宮近年來致力推動社會福利事業景,設 有獎助學金、清寒補助,並從事老人照顧等慈善福利事業等,以另一種方式持續與地方社會互動。

 

 

 

景福宮小資訊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208號

主神:開漳聖王

電話:03-333-7552

 


檢視較大的地圖

 

製作團隊小資訊

來源:《桃園在地記憶・老城區的新故事》

指導單位: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廣告

協力單位: 桃園市桃園區三民社區發展協會

執行團隊: 桃滔藝文工作室 taotalk2017@gmail.com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otalk2017/

《本刊獲桃園市青年事務局「桃園市107年青年投入永續發展行動計畫」補助出版發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otalk 的頭像
    taotalk

    桃滔講堂

    tao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